1. <p id="zwrtt"><label id="zwrtt"></label></p>
    2. 您現在的位置: 首頁 >> 政務公開
      【深中通道信息】正式開通!外貿版“深中通道”來了
      信息來源:中山發布 發布日期:2023年02月10日

        伶仃洋上長虹臥波,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樞紐工程深中通道即將于明年建成通車。

        不遠處的海上,一條堪稱外貿版的“深中通道”——“深圳鹽田—中山”組合港線路于2月9日正式開通。

        這是2023年開通的首條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線路,意味著中山乃至珠江西岸廣大外貿企業可充分利用“兩港合一”的組合模式,進一步縮減通關時效和降低物流成本。廣東制造經由密集的珠三角河網和公路,聯通深圳港口,以“通江達?!钡姆绞阶呦蚴澜?。

      圖片

        2月9日,今年首條“大灣區組合港”線路——“中鹽組合港”舉行啟動儀式?! ?/span>

             深圳鹽田港是華南地區國際航線最密集、世界上單體最大集裝箱碼頭,憑借20多個天然深水泊位和超大型船舶服務能力,成為歐美在華南首選掛靠港。但鹽田港的發展始終受后方陸域面積狹小、港區集裝箱堆存資源緊缺等因素制約。

        珠江西岸的中山港,地處珠江三角洲中心偏南,水路溝通珠江三角洲河網,公路與廣深珠高速公路相連接,水陸交通便利,從中山市輻射至珠三角和西江流域,腹地縱深廣闊,與鹽田港恰成互補。

      圖片

        深圳海關關員對“大灣區組合港”貨物開展現場監管。

        家電、燈飾、五金等商品是中山市出口的優勢產品,但長期以來,受地理環境因素限制,大型貨輪無法駛入珠江水道沿線的中山港等內河港口裝卸,許多外貿貨物需轉運至深圳、廣州等港口出口,企業需要派員往返兩地辦理通關手續,不僅影響通關效率,也增加了企業成本。

        “大灣區組合港”模式之下,依托區塊鏈、物聯網等技術優化資源配置,鹽田港和中山港共享港區代碼,實現港口間信息互聯互通、海關監管互認。

      圖片

        繁忙的深圳鹽田港。

        同時,將沿江支線港作為沿海樞紐港的延伸,出口貨物在中山港“一站式”完成報關申報、查驗等海關通關手續,通過駁船調撥至深圳蛇口、鹽田等港口,直接換裝船出口。全程只需“一次報關、一次查驗、一次放行”,有效推動海運物流運輸鏈條順暢銜接,大幅壓縮企業通關時間和成本,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。

        深圳海關口岸監管處處長何健介紹,“大灣區組合港”項目啟動三年來,已累計開通線路28條,覆蓋大灣區近90%城市,進出口吞吐量超35萬標箱,貨物平均堆存期由7天縮短至2天,有效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一體化發展,增強港口群的國際競爭力。

      新媒體
     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維碼
      手機版 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
      中山市 中山市 中山市